校訓:自強不息 博學精藝
“自強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謂以剛毅堅卓的品質,發奮圖強,奮斗不止?!安W”源自《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首句?!安W”意謂為學要廣泛獵取,采納眾長,兼容并包,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藝”是指“六藝”,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绷囀枪艜r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技能,現在泛指用以安身立命的各種才能、技藝?!熬嚒本褪且▽W業專長,精湛專業技術,這與學院工科為主的辦學特色要求相匹配。
以“自強不息 博學精藝”為校訓,其一是彰顯學院的辦學精神:奮發向上,奮斗不止,以世界性的眼光和開放的胸襟,博采眾長,強化特色,培養專業扎實、技藝精湛的人才。其二是激勵師生剛毅自強,在前進道路上永不停息,廣泛學習,掌握廣博的科學知識,鍛造精良的專業技能。
校風:嚴謹 勤勉 求實 創新
嚴謹:是指師生在治學求知的過程中必須嚴密謹慎、嚴格細致,勇于探求新理論、新知識,做到堅持真理,求真務實,鍥而不舍,學而不厭。
勤勉:努力不懈,勤奮自勉。勤勉是人類的生存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當代學子求知成才的必由之路。
求實:強調實事求是、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這既是格物致知、理在事中、知行合一的治學態度和方法,又是實現高等學校辦學目標的客觀要求。
創新:創新是學校建設發展不竭的動力源泉,開發人的創造性是教育的本質功能,也是學院建設高水平學府的戰略要求。
把“嚴謹 勤勉 求實 創新”作為校風,其含義明晰,寓意深刻。一是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蘊含了強烈的時代精神。二是傳承了學院合并之前原有的優良校風,具有鮮明的校園特色;三是可以更好地指引和激勵廣大師生在建設發展的道路上勤奮務實,不懈進取。校風總體表達學院崇尚科學、嚴謹求實、務求完善、敢于創新的人文氛圍和治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