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省委“十大戰略”,以“六突出六確?!睘樗悸?、導向和目標,扎實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取得了一批高質量發展新成果。
突出高位謀劃,確保落實省委戰略取得新成果。學校優化頂層設計,高位謀劃落實省委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研制《“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啟動黨建引領、人才強基、科研創新等“十大工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事業發展。出臺《科研貢獻激勵辦法》和《人才引進類型與標準》等系列科研與人才激勵制度,搭建新型功能材料研究院等8個高水平科研創新平臺,新獲批纖維制備與改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個省級科研平臺,柔性引進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張季超教授等高層次科技人才,新入選省高??萍紕撔氯瞬?、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人才各1人,獲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啟動工業軟件“頭雁計劃”,成立工業軟件產業學院和工業軟件產業研究院,首期投資 1200 萬元打造智能制造產業平臺,重點建設15個軟件類本??茖I,學校工業軟件學院獲批省級重點支持建設工業軟件學院。

張季超院士被我校聘為特聘教授

校黨委書記劉湘玉和校長李利英共同為“工業軟件產業學院”和
“工業軟件產業研究院”揭牌

校黨委書記劉湘玉、校長李利英為第一屆“十大科技標兵”頒發榮譽證書
突出提質進位,確保學校教學改革取得新成果。以前瞻性眼光對學校發展進行預判性研究,健全學科專業質量評估和調整撤停機制,在專業撤、增、鍛、塑上實現實質性變革,停撤一批“社會需求支撐度低、建設質量低”的專業,加快推進紡織服裝等傳統專業的鍛強提質,機械電氣等交叉專業的凝練融合,智能制造等新興專業的謀篇布局,服裝與服飾設計、會計2個專業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依托河南經濟產業鏈,布局建設紡織服裝、電子商務、智能制造、裝配式建筑等一批特色專業集群,與河南豫發集團有限公司等高成長性企業合作共建了省重點紡織服裝產業學院、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和12個校級行業(產業)學院,實現產學研合作更加精準對接,提升了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耦合度。完善教學單位績效考核體系,突出高質量就業創業比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2022年普通本科考研率達24.1%,獲國家和省級學科競賽獎近50項,考研與學科競賽獲獎率位居省內同類高校前列。根據軟科“2022年中國大學排名”,學校綜合指數較去年前進了112名。

河南省紡織服裝產業學院揭牌儀式在我校舉行
突出育人本位,確保五育并舉改革取得新成果。學校以《五育并舉三全育人行動方案20條》為抓手,系統推進育人評價改革。出臺《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10條舉措》等政策,把輔導員校內最高待遇提高對應至中層正職,推動校領導與思政專職教師結對子常態化進課表進課堂,深入實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輪驅動。按照“對接產業、強化應用”的原則,依托紡織服裝、電子商務等專業集群,建設知行、力行等特色書院,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挖掘運用著名校友楊靖宇將軍紅色資源,開發建設“青年楊靖宇紀念館”,并獲批為鄭州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健全全員育人抓手,打造了“一月一餐會、一院一特色、一處一品牌、一月一系列、一月一聯賽、一周一團建、一周一開放”等“七個一批”育人品牌項目。實施體育俱樂部教學改革,“空竹”獲批省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基地,形成“學研訓賽測”五位一體的體育模式。建設多門類公共藝術課程,建好省“中原民間美術”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基地,搭建紡織服裝博物館等藝教平臺,形成大學生時裝周等美育品牌,構建“教學、實踐、文化、展演”四位一體的藝教機制。將“勞育”納入第二課堂學分必修模塊,將勞動實踐列為黨校、團校學員必修課程,每年劃撥1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學生的有償性勞動教育,制度化激勵學生開展創新創造、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無償勞動,突破性提高勞動教育實效。

校黨委書記劉湘玉深入餐廳與學生餐會

校長李利英深入餐廳與學生餐會
突出能力作風,確保干部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果。扎實開展“大學習大培訓大練兵大提升”活動,一年來,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創新理論、省委“十大戰略”、學科專業建設等部署了6項學習任務,圍繞專業能力提升和作風轉變部署了18項培訓任務,累計開展各級各類專題培訓100余場,覆蓋黨員干部和教師約3500人次,顯著提升了干部能力,轉變了工作作風,優化了干事創業環境。高質量完成干部換屆工作,黨委管理干部從換屆前的217個減至208個,黨政管理機構從換屆前的20個減至18個,內設機構更加精簡有效。中層干部平均年齡44歲,比換屆前年輕5歲;博士比例36.3%,比換屆前提升11.2%;二級學院院長專業背景符合率達100%,二級學院黨委書記專業背景符合率達92%,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等更趨合理。注重艱苦一線鍛煉干部,2022年疫情防控中,抽調52名機關教輔黨員干部成立了3個疫情防控應急處置“志愿者突擊隊”,選派54名機關教輔黨員干部組建18支防疫服務工作隊,下沉學院書院。全校150名中層干部身先士卒、義無反顧進駐校園,與學生同吃同住、并肩作戰,凝聚了最強大的抗疫河工力量,確保師生生命健康和校園穩定。

志愿者突擊隊執行搬運物資、執勤督查等任務
突出政治建設,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成果。學校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工作理念,修訂學?!墩鲁獭?/span>《黨委會議議事規則》《校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制定“四議兩督辦”工作法,建立健全黨建責任落實體系。深入實施基層黨建“五項工程”,新獲批1個國家級“樣板黨支部”、5個省級樣板黨支部,國家級和省級樣板黨支部達到10個,形成“全國、全省、全?!比齻€層面的黨建質量創優體系。出臺《領導班子監督“一統十聯”制度》《落實“13710”工作制度實施意見》等,聚焦關鍵少數、政治責任和能力作風,強化政治監督和日常監督。成立黨建、精神文明、教學、財經、兩課及課程思政等五個專項督導團,按照單位和內容“兩個全覆蓋”思路開展校內督導工作,確保校內政治生態風清氣正。
突出制度創新,確保學校內部治理取得新成果。出臺《目標管理實施方案》,聚焦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指標,與二級單位簽訂目標任務書,將目標管理作為內部治理改革“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局,以小成效解決大問題”的關鍵抓手,以改革實效謀求發展實效。改革績效分配制度,優化績效工資結構,放大績效分配杠桿作用,加大二級單位績效分配權限,激發辦學生機與活力。倡導“致廣大而盡精微”工作理念,整合理順以教學樓、學生宿舍和家屬區管理為重點的服務機制改革,高標準建設和改造4個學生食堂、1個教工食堂,采取新能源中央空調集中供冷方式全覆蓋為學生宿舍安裝了空調,顯著改善了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
(文:陳自龍 審核:趙紅亮 編輯:馬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