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玥,副教授,博士,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訪問學者。入選國際VEBLEO學會Fellow,擔任Frontiers In Chemistry客座編輯,河南省文明教師。致力于環境能源功能材料的開發和應用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基金、河南省高??萍紕撔氯瞬?、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河南省科技攻關等項目。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等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1項成果獲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2篇論文入選ESI全球1%高被引論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排名第一),受邀在國際材料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1次。指導學生在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國家銅獎。

劉少輝,副教授,博士, 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復合儲能電介質材料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河南省高??萍紕撔氯瞬?、河南省科技攻關、國家博士后面上基金等10余項科研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Applied Physics Letter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學術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3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區論文5篇,3篇論文被引次數超過100次,授權發明專利10項。在開展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科研育人的積極作用,鼓勵學生參與團隊的科研項目研究,已指導學生發表SCI收錄、核心期刊論文7篇,完成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項。

張紅松,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無機涂層技術、高溫熱防護材料,無機納米光催化材料研究。河南省高層次人才,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萍紕撔聢F隊帶頭人,河南省高??萍紕撔氯瞬?,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河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已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SCI/EI收錄96篇,河南省優秀學術論文獎15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項(授權5項),主編參編教材14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4項,河南省博士后基金2項,河南省高??萍紕撔聢F隊資助計劃、河南省高??萍紕撔氯瞬庞媱?、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各1項,河南省高校重點科研項目4項。

黃全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萍紕撔氯瞬?,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河南省高??萍紕撔?/span>“電動汽車關鍵技術”團隊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議專家。主要從事先進智能控制、機器人自適應振動控制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6項;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排名第一),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錄8篇,EI收錄1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全國大學生競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3項、省級二獎5項,指導學生主持完成教育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項。

田坤云,教授,博士。中國煤炭工業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河南省高??萍紕撔聢F隊帶頭人,河南省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協會專家,鄭州市煤礦安全技術專家,《中國安全科學學報》、《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等期刊審稿專家。主要從事瓦斯災害防治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課題3項、企業委托課題10余項;獲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二等獎1項、綠色礦山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中國商業聯合會一等獎1項、中國煤炭工業三等獎1項;1作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主編教材2部,其中河南省“十四五”規劃教材1部。

石文英,副教授,博士。河南省高層次人才,中原千人計劃-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獲河南省青年科技獎和河南省青年科技專家稱號。主持完成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項,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省級鑒定項目2項,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1項,鄭州市科技計劃項目1項。目前主持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河南省高層次人才國際化培養項目1項,河南工程學院科研培養基金1項,企業橫向項目4項。發表SCI期刊論文31篇,其中SCI一區期刊論文12篇,二區18篇,中文核心50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項。獲得河南省教育廳優秀科技成果項目二等獎1項。

丁俊,副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學訪問學者,河南省優秀教師,主要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利用多鐵性材料(同時具有鐵磁性和鐵電性的材料)、二維材料設計低能耗、高性能的存儲器、場效應管等電子元器件。Materials today,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等雜志審稿人,先后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等省廳級項目2項,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B,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ies,《中國物理快報》等國內外期刊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20多篇,其中量子反?;魻栃难芯空撐哪壳皢纹寐蔬_243次。

付景保,教授,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工程學院、中原工學院等高校碩士生導師。多年來一直從事旅游資源開發、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近10多年來一直關注并致力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課題研究30多項,其中,主持50萬元以上的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南水北調方向)2項,參與國家自科、社科基金各1項;主持省級項目8項、教育廳重大招標項目3項,重點項目3項;獲得各級科研資助經費200多萬元。在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EI、CSSCI、CSCD、中文核心等期刊20多篇,多項研究獲得教育廳等成果一等獎。

陳冬仿,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優秀思政理論課教師,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1項,主持省級課題12項,廳級重點、重大課題各1項;發表文章4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6篇,CSSCI期刊論文10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專著《漢代農民生活研究》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發表在《光明日報》的理論文章《依靠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發表的論文《漢代社會家國同構的歷史意蘊》被權威期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并獲得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張悅,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原英才計劃—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會計領軍人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河南省教學標兵。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規劃、省政府決策招標、省科技廳軟科學等省級課題6項。在《審計研究》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榮獲河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師課堂創新講課大賽一等獎,河南省教育系統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多項成果獲得河南省高校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和鄭州市社科成果獎。近年來指導學生發表論文20余篇,指導學生在“挑戰杯”學術科技作品終審決賽中獲得一等獎4項。